第二大股东公开甩卖近5亿股权,资本市场放弃开心麻花了吗?
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拟转让所持北京开心麻花娱乐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股份
9月10日,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的公告显示,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中文投)拟转让所持北京开心麻花娱乐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股份,占开心麻花总股本的11.33%,转让底价为4.77亿元。
这已是中文投第三次公开转让开心麻花股权。按照最新的交易底价推算,开心麻花的最新估值为42.1亿,与去年10月的54亿估值相比,在一年内下滑了22%。资本市场的不看好,除了开心麻花撤回IPO与A股渐行渐远外,《李茶的姑妈》票房不及预期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的失利不仅放大了话剧改编电影的壁垒,也折射出麻花喜剧陷入套路化、模式化后,逐渐消耗着观众的耐心,口碑整体呈下滑趋势。
反映到财报数据上,2018年,开心麻花的净利润为1.09亿,较上年同期下降71.76%。一方面,爆款影片非主控未能提振业绩,另一方面,艺人孵化模式的不可复制性也强化了开心麻花对头部艺人的依赖,逐渐丧失了艺人经纪的话语权,最终难以保障公司盈利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加剧资本的逃离。
第二大股东三度清仓,4500万投资净赚超4亿
中文投入股开心麻花,是在2013年。当时,中文投以4500万的投资额,获得了开心麻花15%的股权,开心麻花的估值为3亿。
6年之后,开心麻花已经成为国内炙手可热的影视公司之一,而中文投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要退出。
值得注意的是,开心麻花在几天前刚传出将赴美上市的消息,由于消费市场与资本市场的错位,国内影视公司在美国上市的前景并不明朗,在美国上市期间估值一直难有起色的博纳影业便是前车之鉴。
中文投选择在此时清空开心麻花股权,或许也是为了避开赴美上市的潜在风险。根据最新的交易底价,中文投最低可收回4.77亿的投资回报,较当初的投资额翻了10.6倍,净赚4.32亿。
尽管中文投可获得的投资回报不菲,但这已是两次妥协的结果。
去年10月,开心麻花主控的电影《李茶的姑妈》票房不及预期,之后不久,中文投便首次在北交所挂牌,欲清空开心麻花全部股权,当时给出挂牌转让底价为6.12亿元,开心麻花的估值也在54亿元以上。
今年3月底,开心麻花摘牌新三板,两个月后,中文投再次挂牌清空股权,并将转让底价调整为5.3亿元,下调超过10%。如今再度挂牌交易、下调底价,且每一次都发生在开心麻花发展遇阻的节点,难免让人产生联想。
要知道,公开挂牌交易股权在很大上程度上意味着,没有资本方愿意以私下转卖的方式接盘。而三次挂牌目前都没有完成交易,一方面反映出中文投急于套现退出,另一方面,也反映当前整个资本市场趋冷,阻碍资本方进入,开心麻花的商业价值也一贬再贬,未来的发展前景并不被资本市场看好。
第二大股东的退出只是开心麻花在资本市场遇阻的表现之一,此外,在开心麻花摘牌新三板前后,公司新一轮的融资计划也宣告失败;曾在开心麻花IPO前突击入股的嘉兴信业因反对开心麻花摘牌新三板,公司第一大股东张晨被迫以 1506.31万元回购相关股份……由此可见,开心麻花在资本道路上的发展越来越不顺畅。
笑点越来越难卖,麻花喜剧的精神内核在消失
资本市场对开心麻花“变脸”,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开心麻花撤回了IPO,另一个是开心麻花的电影《李茶的姑妈》票房不及预期。
尽管一部影片的票房失利并不足以看衰整个公司的发展走向,但《李茶的姑妈》确实暴露了麻花喜剧的两个难点:1、从话剧向电影转变中,两者之间在语言体系、场面调度、表演方式等方面存在壁垒;2、麻花喜剧陷入“模式化”后,呈现出不思变、不求变的圈钱惰性。
从开心麻花目前已经上映的影片来看,《驴得水》几乎是一个异类,它在喜剧之下蕴藏的对人性的讽刺及反思,抬高了影片的深度。作为开心麻花第二部上映的影片,《驴得水》与《夏洛特烦恼》截然不同的风格让市场看到了开心麻花在喜剧多元化上的可能性。
然而,从创作核心来看,《驴得水》其实并没有开心麻花的创作基因,该话剧的主创团队为斯立戏剧,开心麻花只是其电影化的投资方,在电影呈现上保留了话剧的演员及剧本。当然,开心麻花的招牌确实给了《驴得水》更大的曝光度,但《驴得水》的荒诞及深刻并没有随之刻进开心麻花的骨子里。
抛开《驴得水》,《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李茶的姑妈》,以及由麻花系主创团队闫非、彭大魔自立门后创作的《西虹市首富》,有着“影出同门”的相似性。
非现实元素、性别错位、屌丝逆袭、一夜暴富是麻花喜剧的常见元素,而在笑点输出上,低俗、性擦边等更加频繁的出现,越来越不能满足笑点迭代加速的受众需求,更关键的是,影片的精神内核也在逐渐消失。
《夏洛特烦恼》在搞笑之外,用穿越元素表现一个男人的成长,在名利与真情之间的选择触及了不少观众的内心深处。但在之后的麻花系电影中,影片与观众的共情力越来越弱。
《羞羞的铁拳》虽凭借开心麻花的口碑和市场惯性获得不错的票房,但内容本身已有俗套之感;《西虹市首富》除了洗脑神曲《卡路里》留下记忆点,故事内核则在讽刺拜金主义的表象下传递拜金的价值观;《李茶的姑妈》在男女身份的频繁转变下更是沦为一场闹剧……或许麻花喜剧被市场频繁检验的包袱还能逗乐观众,但精神内核的缺失则在一次次拉低观众的心里期待。
直观反映是,《夏洛特烦恼》之后,麻花系喜剧电影的口碑越来越差。
《李茶的姑妈》之后,开心麻花是积极求变还是“坐吃老本”目前还没有定论,但仍由黄才伦主演的《日不落酒店》在2019年春节档临时撤出,对市场而言也不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沈腾、马丽年收入1.7亿,但难保障开心麻花盈利的持续性
内容品质的整体下滑对影视公司而言并不利好,将直接影响到开心麻花盈利能力的持续性,这也是资本市场最关注的所在。
从财报数据来看,开心麻花目前的盈利点主要有三个方面:演出及衍生、影视及衍生、艺人经纪。
在剧场演出方面,开心麻花的收入表现相对稳定,2018年演出及衍生业务营收达到3.77亿,占整体收入的37.37%,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影视业务对开心麻花的业绩贡献整体浮动较大。2018年,公司在影视及衍生业务方面的营收为3.4亿,占整体收入的33.71%。而在去年同期,影视及衍生业务的收入占比达到了50%以上。
不可否认的是,爆款电影对当期的业绩提振相当明显,《夏洛特烦恼》上映的2015年,《羞羞的铁拳》上映的2017年,开心麻花的净利分别同比上涨221%和442%。
不过,开心麻花对旗下主创团队、签约艺人的话语权较弱,闫非、彭大魔新成立的西虹市影视中,开心麻花的持股比例也只占到15%.西虹市影视主控的《西虹市首富》虽有开心麻花投资,票房表现也是麻花系列最高,达到25亿以上,但对开心麻花的业绩提振作用并不明显。
另外,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开心麻花来自艺人经纪业务的收入达到2.92亿,较上年同期的0.93亿上涨214%。但开心麻花的艺人经纪业务成本达到2.74亿,毛利率仅在6%左右。也就是说,开心麻花从艺人经纪业务中取得的利润相当有限,大部分流向了艺人自身,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开心麻花在艺人经纪业务中话语权的薄弱。
值得注意的是,开心麻花艺人经纪业务收入的核心来源为沈腾、马丽。
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开心麻花与新沂喜祥腾腾影视文化工作室、长兴臻品影视文化工作室产生的交易额分别为6010.07万、3239万,合计9249.07万,而两家公司均为沈腾100%控股的公司。
另外,开心麻花与马丽的工作室丽赫影视文化完成7845.70万元的交易。按此计算,开心麻花来自沈腾、马丽的经纪收入至少在1.7亿元以上,占艺人经纪总收入的60%左右。
然而,沈腾、马丽的成功具有不可复制性,两人除了长期的话剧表演基础、喜剧天赋之外,还有春晚的契机,为其积累的话剧市场之外的受众基础。之后,开心麻花快速走向资本市场,但资本并不等人成长,也没有耐心留给艺人去打磨演技、剧本,积累更广泛的受众基础。
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开心麻花难以快速养成高知名度艺人匹配市场需求,对优质艺人也没有资本绑定以挖掘其商业价值,喜剧模式也在陷入套路化、同质化后口碑下滑,逐渐消耗开心麻花对资本的吸引力,以至其撤回IPO无缘A股,被曝赴美上市前景黯淡,逐利的资本只能加速逃离。
编辑:yvonne